名胜古迹

发布时间:2023/4/26 14:54:19
内黄县地处黄河故道,因黄河而得名,黄河以南为外,黄河以北为内,故名内黄。汉高祖九年(公元前198年)置县,距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,是华夏寻根祭祖圣地。现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,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,市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。


颛顼帝喾陵

俗称“二帝陵”,是上古时代“五帝”中第二帝高阳氏颛顼和第三帝高辛氏帝喾的陵墓。颛顼帝喾功昭千秋,承续了中华民族根脉,后世所演变的姓氏,几乎囊括了当今国人的所有姓氏。颛顼帝喾陵祭祀文化源远流长,历千年而不衰。为缅怀圣祖功德,弘扬华夏文化,凝聚民族精神,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,满足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夙愿,自2002年起,内黄县每年农历三月十八都举办盛大的颛顼帝喾陵祭祖大典,吸引了海内外数以万计的华夏子孙前来寻根祭祖、观光旅游。2010年成功举办了“世界客家,根在中原,姓源内黄”为主题的世界客属中原寻根之旅祭祖大典,在华人华侨界产生了重要影响。2011年成功举办了世界骆氏内黄恳亲联谊活动。

三杨庄遗址

位于梁庄镇三杨庄村北,是一处因黄河泛滥而被淹没的西汉村落,2003年在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时被发现,为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处保存完整、内涵丰富、价值巨大、影响深远的大规模汉代农耕聚落遗址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国家“十一五”大遗址保护项目、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,被誉为“中国庞贝古城”,被列入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。2010年9月内黄成功举办了“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”。

大兴寺塔

位于内黄县城西南17公里亳城乡裴村。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该塔为七给密檐式八角砖雕宋塔,塔身全部用青砖砌筑,塔体为实心,地面以上塔高16米左右。历经多次地震和洪水冲击,仍巍然屹立。对研究古建筑防震、抗震、抗洪和古建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
商中宗陵

是商朝第十代王太戊的陵墓,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处商代地上王陵。商中宗陵汉代建陵,唐代继修,宋代开宝七年重修,明、清又多次增建。1986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陵区内现存宋开宝七年(公元974年)《大宋新修商帝中宗庙碑铭并序》,螭首龟趺,通高 6.45 米 ,宽 1.6 米 ,厚 0.59 米 ,是河南省不可多得的大型古碑之一,其雕刻精湛,书法刚劲,碑文记述丰富,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。

无梁殿

位于内黄县城西南25公里高堤乡嘴头村西。原为玄武帝庙大殿,因建筑无梁而得名,它不仅有极高的考古价值,而且对研究建筑物的抗震、抗洪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。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岳飞庙

位于内黄县石盘屯乡麒麟村街西段路北。庙宇始建于明代,清代又有修复,原有正殿三间,东西配殿各三间,内塑岳飞像,壁绘岳飞瓮漂内黄后的生活经历,祭碑十余通。1958年均遭破坏,现在保存的庙宇为修复重建的,坐北向南。南北80米,东西30米,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。保存清同治十年(1865年)重修岳飞庙碑记和秦桧夫妇石像,1982年修建碑亭和庙宇。